2010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实务》学习笔记3(3)
2010-10-28 16:39 来源:未知 作者:会计网编辑部 | 会计网-会计考试学习门户
点击进入会计网校免费注册免费试听享受超值优惠
余额
差
额
差
额
第十六章 外币折算
一、外币:是指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不是指外国货币)
二、记账本位币,通常应为“人民币”,也可以选择外币(限用一种),但编报必须折算为“人民币”
记账本位币确需变更的,按变更当月的即期汇率将所有项目折算
三、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考虑以下因素:①该因素主要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②影响采购价格③影响筹资活动
四、外币交易初始确认方式:①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为本位币 ②采用与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外币兑换或用人民币支付外币款项,人民币用买入/卖出价,外币用中间价,形成汇兑差异外币投入资本只能用即期
五、处理出口项目时,注意,不须交“增值税”,即贷方没有[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汇率,不用近似/合同汇率
六、进口项目中,关税计入成本,增值税用于抵扣故不产生差额[资本公积]
七、货币性项目:指持有的货币资金及以可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回的资产或偿付的负债。
主要有:银行存款、各项应收款、应付款、应付债券、短期借款、长期借款。
①资产负债表日,需要按即期汇率折算,即期汇率折算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之差(汇兑损益)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②结算货币性项目时,汇兑差异也计入“当期损益”→[财务费用] ☆“汇兑差额”仅指计入[财务费用]的部分,
八、非货币性项目,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不含[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减值金额
①资产负债表日,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不改变记账本位币金额。
*减值时,考虑汇率变动,减值金额(含汇率变动)全部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同样不确认[财务费用]
②资产负债表日,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按最新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折算后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全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等,不确认[财务费用]
*资产出售时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本公积]等的金额转入[投资收益]等
九、会计科目设置: [银行存款-(外币)户]需设置双重币值记录;[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十、汇兑差额的计算步骤:(资产:期末外币*汇率-期末账面 ;负债:期末账面-期末外币*汇率)
①:计算各外币货币性项目外币期末余额注意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前期余额发生支付或收款结算时,
②:①*期末即期汇率=记账本位率余额[银行存款]科目按结算日即期汇率计算,而应收、应付科目
③:②-账面余额=汇兑损益金额应按前期发生时汇率计算冲销,差额计入[财务费用]-汇兑差额
十一、境外经营: 境外的子公司、合营联营企业等不是以“地理位置”为判定标准,
境内的,但记账本位币不同于企业的,也视同境外经营而是“记账本位币”是否与母公司相同
十二、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应按境外经营报表折算原则,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
十三、外币财务报表折算的一般原则(☆注意区分其与“货币性、非货币性项目”折算的差异)
针对境外经营:①资产、负债项日,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
前提是记账②所有者权益(除未分配利润,按所有者权益等表中其他项目推算),采用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本位币不同③收入、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也可采用近似的汇率(平均汇率等)折算。
十四、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列示
十五、企业编制合并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产生的汇兑差额,
也在所有者权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反映;处置境外经营项目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的,应按比例计入当期损益。
十六、外币专门借款(本金)、专门借款利息的汇兑差异在资本化期间均可予以资本化。其他科目的汇兑差异,计入当期损益
十七、在企业境外经营为其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按少数股东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
计算少数股东应分担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并入少数股东权益列示于合并资产负债表借:外币折算差额 贷:少数股东权益
十八、(1)母子公司应收应付项目的抵销,以母or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将汇兑差额转入外币报表
(2)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则应将此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折算差额
十九、企业处置境外经营时,应将“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转入处置当期损益;部分处置的,按比例转入当期损益。
买入/卖出的中间价
先算外币可收回→再折成本位币→算减值
↑
构成
净投资
盈余公积按近似、平均汇率
计算,不是提取时的汇率
第十七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一、会计政策指企业确认、计量、报告中采用的原则、基础、会计处理方法,包括会计计量基础。一般原则(可比性等)
会计政策变更→依国家规定处理→若无规定用追溯调整法→若无法追溯处理用未来适用法不是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 从可追溯的最早期追溯调整如:存货计价方法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若无法追溯
或直接使用未来适用法
二、会计政策变更要点:①确认、计量、报告时②针对相同的交易③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变更递延所得税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①法规规定 or ②变更后能提供更可靠的信息前期差错更正应交所得税
四、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事项:①交易有本质差别,非相同事项②初次发生或不重要的事项 可能影响
五、会计政策变更之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步骤可以理解为上年年初
①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与现有之差) ③报表调整
②编制会计分录:[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前期差错更正、日后事项用[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④附注说明 |